记录一次Unity中的同步问题

在以前做的数字孪生应用中,使用的 socket 进行定制协议开发,服务和 Unity 客户端之间可以互相进行通信,在开发时代价太大,除了正常制定数据协议外,还需要针对粘包定制切包协议。在WEB化的过程中,准备把原有的数字孪生服务端进行迁移,使用全新的 asp.net core 进行开发,双方使用 signalR 进行数据交互。

应用结构说明

简要介绍一下应用结构,整个数字孪生应用主要分为四部分,数据采集部分,交互控制部分,数据分发部分,Unity前端部分。

运行起来就是这样的,采集服务会采集各设备运行数据,发送给分发服务,分发服务又根据配置把实时数据分发到各个客户端,客户端也可以发送命令给控制服务对设备进行控制。

问题

这里主要介绍分发的时候,在 unity 中使用导入 signalR 的包,注意,依赖包也需要一并导入,不然他会从自带的 mono 库里进行导入,如果你的项目刚好使用的是 .Net 4.x 配置,那对不起,项目根本通不过编译。如果是使用 .Net Standard ,那有一定的几率可以通过编译。

说回使用,根据文档写出如下代码,接收到服务推送的消息,然后通过 消息中心 转发到各个组件进行处理.

 HubConnection hub = new HubConnectionBuilder()
            .WithUrl("http://signalr-url")
            .WithAutomaticReconnect()
            .Build();

hub.On<string, List<SendPackage>>("channel", (user, msg) =>
{
      //使用消息中心进行进程内转发
      MessageCenter.Send(new { }, "channel", msg);
});

await hub.StartAsync();

这个代码在编辑器里调试运行得非常正常,除了有时候退出编辑器运行还在偷偷收消息以外。然后打包,发布,上线一通操作后,运行起来发现根本收不到消息,这时候查看服务日志发现根本就没有收到连接请求,尝试几次之后更加确认就是 unity 没有发送连接请求了。

解决

然后经过一顿瞎操作多次尝试切换参数之后,发现必须要指定协议类型为 websocket ,跳过token验证,这才可以正常通信。

修改后代码如下

 HubConnection hub = new HubConnectionBuilder()
            .WithUrl("http://signalr-url"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TransportType.WebSockets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=> x.SkipNegotiation = true)
            .WithAutomaticReconnect()
            .Build();

hub.On<string, List<SendPackage>>("channel", (user, msg) =>
{
      //使用消息中心进行进程内转发
      MessageCenter.Send(new { }, "channel", msg);
});

await hub.StartAsync();
发布时间:2022-04-01
其他阅读

Fetch发送请求

fetch 是 javascript 中一个新的 api,用于访问和控制 HTTP 的请求和响应等,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 XMLHttoRequest

查看原文

Web前端中实现一个拖动效果

在原生客户端开发中,窗口拖动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操作。今天把这个效果在网页客户端中实现以下,文章记录一下效果。

查看原文

Linux中查看,添加,修改,删除用户和用户组

将用户分组是Linux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。某个用户都属于某个用户组;一个组中可以有多个用户,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。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,登录时所属的为默认组,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。本文将会介绍在 Linux 中查看,添加,修改,删除用户和用户组,注意:权限管理非常重要,可能一不小心就导致系统无法登录,请谨慎操作

查看原文

C#获取电脑的网卡地址

使用C#开发Windows应用,需要进行特定网卡绑定的时候我们需要获取电脑本机的网卡地址,本文会介绍几种获取电脑网卡地址的方法。

查看原文

C#中new和override的区别

在C#编程语言中,new 和 override 是两个重要的关键字,它们用于控制类成员方法的行为。在面向对象编程(OOP)中,理解这两个关键字的区别和用法,对于编写清晰、可维护和高效的代码至关重要。

查看原文